帕拉杰诺夫 :安魂曲原名:Paradjanov: A Requiem,
The film shows the unique world of artist Sergei Parajanov, whose brilliant images in films and collages aroused the suspicion of Soviet authorities.
发布于2007年。由罗恩·霍洛威执导,集众多位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07-02-16公映的电影。
1导演是教不出来的,导演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我就是从娘胎里就有了当导演的能力的。2杜甫琴科当年很**我,批瞎说话的影评人,证明我没抄袭呢。萨福琴科选的我们,他对我们很好,可惜去世太早,没能看到我们后来拍的电影。3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带来的轰动和牢狱之灾。今年北影节乌克兰电影展映还选了这部,就离谱呢。4有些导演妥协了,有些导演被折磨了!5在三个暴君统治下工作和生活。却极崇拜lenin。6**生活会永远改变一个人,住十天会变化,住半天就会有虱子。7我写了100本小说+6个剧本,拍了4个。8浮士德的价值。9本来要去美国拍朗费罗的。10吟游诗人是献给塔可夫斯基的,不在乎电影能否得奖,更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11让一个**徒演***,让**徒先一年别当混混呢,这个混混说我可以一直不当,取决于你的条件!
比起「岛」那样他人叙述拼贴作品 我当然更信*也更有代入感于帕拉杰诺夫本人的讲述 杜甫仁科/帕索里尼/塔可夫斯基 甚至一些过世的曾经的同学们 …… 真诚和自我觉知上的认可!
说出“社会现实主义只能活在课本里”的人,不是作为只剩下简单的故事和表象的后期帕拉杰诺夫,而是那个拍出《石头上的花》的伟大的社会现实主义导演。他是个敏锐的人,敏锐到足以察觉在二十世纪某一时刻现实主义已被判**,把已**的“不一致的”的现实按巴尔扎克的全景式记录下来都不再可能。但他没有选择生成或者**主义或者后全共斗式的小叙事的补充,而是回归到原初的单纯的故事中。在故事里,现实的人为了某种审美的现象学缺席而且必须缺席。这也就是帕拉杰诺夫亲口说的“****式的美学”,这种**唯美主义的真实不会给其他真实留下余量。
来自西亚的**艺术大师,崇拜帕索里尼,在苏联**历经磨难,对下一代忧心忡忡:“他们的生活被电视支配,整天嚼着口香糖!......如果他们要成熟长大,就需要读《浮士德》”。在电影节映后交流时他请求在场人士一起,为他的朋友塔可夫斯基**一分钟。
看了帕拉杰诺夫对下一代精神层次的宏大**就想笑(“电视支配着他们的生活,他们嚼口香糖!”)。我是不会犯这个错误了。悲观到底,自我至上。
我很爱这部电影,因为这是我和老塔之间最后的羁绊,我很怀念他,也很怀念以前在学校时老师对我的器重。老帕,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如果你活到现在,我一定去俄罗斯找你学习电影
"无论谁想模仿我,都会失败“,这老头好有趣、好可爱,也透着大师的自信,要补他的作品,还有他为之**的塔可夫斯基的作品。
我相信导演是天生来的。这像是个童年的冒险:你在孩子们中主动创造了一个神秘的事物,你观察事物的形状来制造东西。你用你的艺术气质来折磨人。
帕拉杰诺夫的自述,关于VGIK的师承、电影背后的故事、狱中生涯与苏联**。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天才艺术家。内有老帕的画作和许多珍贵影像资料,以老帕在柏林电影节纪念老塔的致辞与一张和老塔的合影作结。(话说活的老帕好萌!!以及片中提及的“100部小说”和老帕的画作们后来还有公开出版/展出么?)
最惊悚的莫过于老帕说他的偶像是帕索里尼吧……最后老帕提到老塔那段虽然很感人但是有点洒狗血的意思。里面几处提到的创作计划还是比较有趣的,最遗憾莫过于[浮士德]了……([石榴的颜色]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