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夜尽头原名:Bis ans Ende der Nacht,又名直至深夜、直到长夜将尽(澳)、暗夜情迷(港)、Till the End of the Night、Sterben lernen
发布于2023年。由克里斯托夫·霍赫霍伊斯勒执导,并且由编剧Florian Plumeyer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西娅·埃尔、安妮·施瓦茨、伊万娜·雅各布、丹尼尔·德鲁斯、Timocin Ziegler、Michael Sideris、Sahin Eryilmaz、Martin Horn、Rosa Enskat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23-02-24(柏林电影节),2023-06-22(德国)公映的电影。
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提名)。
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最佳配角奖。
6.0。幾乎從第一個鏡頭開始便能覺察出,導演意在模仿法斯賓德式的室內情節劇和人物關係探索,而並非對犯罪電影有多少出自真心的創作*。影片對於前者顯然著墨更多且貢獻出相對出彩的場面調度,也更襯托出後者這張滿是陳舊類型元素且完成度低下的「假面」毫無存在的必要。倒是導演直接把transfemme放在黑色電影中「蛇蠍美人」的位置上,觀念在同題材影片裡略顯過時。
犯罪类型叙事,却有意在常规的卧底警员、假释犯与犯罪分子之间组合出反类型的人物关系,令这个警匪斗智故事变得趣味横生,以至于逐渐偏离出观众设想的情节轨迹,这对于类型片影迷来说可谓一场灾难。不过,从**的音乐与精心的摄影似乎能嗅出不少向法斯宾德致敬的意味。导演尝试在犯罪类型的框架里探讨现代酷儿的情感模型,***与跨性别者在恋爱关系中的心理应变机制。于是,破案过程的混乱与错漏百出又泄露出些许线索,暗中反应着男女主角在性别角色认知与心理困扰之中的**角力,以及在爱情与自由之间的艰难抉择。
全片最核心的元素就是“演戏”。卧底警察为了打入**集团内部,和入狱的跨性别者恋爱,为了骗过**的老大。这是第一层“戏”。跨性别者喜欢上卧底警察是演的;卧底警察本身是酷儿,一直不确定爱没爱上跨性别者,但慢慢在第一层“戏”中迷失,最后假戏真做。这是第二层“戏”。全片最大的反转就是跨性别者对观众演的戏,也就是最后她说:“我自由了”。最后看向镜头,打破第四面墙。这是最后一层“戏”。开头慢镜头展现装修房间的剧情,首尾呼应的结构。以及全片几乎是第三视角平移镜头,暗示了本片像是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给观众“演戏”。导演通过这种设计也说明了,现在lgbt群体中还是有很多人不敢做自己,隐藏自己真实的内心,在生活中“演戏”。这部电影反映出lgbt群体的现状与困境,也是导演对lgbt群体的艺术表现和支持。
只有电影模糊氤氲的质感不错 两个小时坐如针毡 乏味无比 简单的故事拍得一点趣味都没有 疯狂炒作的配角表演奖水破天 很多戏连入戏都吃力 去年世锦赛比较差的那种片子
2.5 其实没那么差,至少选进主竞赛是有正当逻辑和理由,但又的确像卡洛上台前柏林经常会选的那种陈旧死板的电影。
#Berlinale 73rd Wettbewerb #Verti music hall 2+ 用酷儿关系形成老套的悬疑卧底类型故事中的人物张力,并且将几乎全部篇幅都用在对此的直接刻画上,再试图解构类型。然而环境推动的被动的关系发展才是类型正解。只剩下一些***的搞笑瞬间可看
还是别拍了吧,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Berlinale73
今年主竞赛看到现在一个像样的都没有
天哪又一个用脚写的剧本。其实设定本身还算是有意思,但是能把故事写的这么莫名其妙也算是有本事。很明显这个导演完全就是在用粗暴的直男脑袋胡编,完全没有拍出任何LGBT关系的真情实感。类似的关系和人设,看看大卫芬奇是怎么拍龙文身的?最后四分之一完全崩坏,全程翻白眼。惊悚和犯罪也不用期待了,惊悚的段落大概也就13分之1,犯罪线也是小学生水平。LGBT、犯罪、惊悚、类型一锅炖出来了一盆不知所云的东西。男主应该可以算本届柏林娜丽最讨人厌的角色?(可怜这个演员了,感觉还是有演技的)。只有摄影美术和基本调度都算是在线了。@Berlinale 2023
#Berlinale 使出吃*的力气打到3星。这个片太害人了,把很多类型片常用的俗套情节放进来,让人怀疑编剧水平,然后再反一下,让我不得不想起mock好莱坞超英的Freaks Out,怀疑他们是不是在mock老套的好莱坞叙事,由于拍得太认真,实在很难察觉。如果确实是这个目的,那本片对观众的**要大于《音乐》,《音乐》不能接受的人基本上很快就关闭大脑了,而本片是类型片,观众始终在线,没掉线,看得那叫一个难受啊。由于不好好说话,德国犯罪片本来说话就气场弱,本片更是几乎一直很没有必要的到窃窃私语程度,怀疑主创确实“不怀好意”。(希望我想多了,让我安安静静的认为这就是一部折磨人的电影吧。)有trans剧本顾问,虽然不知道到底做了什么,但trans的部分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