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偶像原名:Tokyo Idols,
以女子团体及流行音乐为主要载体的“偶像文化”现下正渗透着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东京偶像》以纪录片的形式,深入这一文化现象的核心,探讨偶像文化潮流对于社会的冲击。 影片通过一位真正的“东京偶像”来展现她的成名之路。她的“**们”是一群在**上与现实生活中以追随少女偶像为毕生事业的中年男性。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曾被认为是社会的边缘人物,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偶像文化,伴随着偶像文化的膨胀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的主流。本片导演三宅响子透过少女偶像带有挑逗意味的装扮,来揭示性别力量在日本流行音乐工业制度中的角色。
发布于2017年。由三宅响子执导,并且由编剧三宅响子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柊木梨绪、小田柚叶、坂井正义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17-01-20(圣丹斯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第33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提名)。
7分。还是在鹿特丹听纳瓦彭的[女孩不哭]映后才知道有这么个纪录片。结构上也是挺下功夫的,找了柊木りお这个不那么红,水平有限却很努力的偶像做主线,也处理到了AKB48这样的**女团,以及刚刚十岁出头的后备**团。导演更关系的是idol产业中的粉丝与偶像的关系,以及基本就大声说出来的软**和恋童癖的**机制。还是可以做得更深入一些,起码采访一下阿酱嘛对不对。
其实跟古代达官显贵、富家子弟浪掷千金追捧**名*的模式一脉相承,偶有穷*丝逆袭成功,就成了卖油郎独占花魁这样的佳话。片中有句话说:日本男人十分崇拜少女的纯洁性,他们害怕少女失去纯洁性之后变得强势。这倒跟宝玉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在日本御宅族看来,少女失去纯洁性就会变得强势;在宝玉看来,少女失去纯洁性,染了男人的气味,就比男人还混账。
经济衰退、少子化和偶像潮蓬勃之相关性,仪式化的商业造神**合法植入并推广男性**中扭曲的童女崇拜,以宅男之名对抗现实或逃避现实的信仰机制;在学术圈几乎一面倒的批判采访中,偶像和粉丝的个体成长经历却又如此辛酸励志:转行脊椎**的前乐队鼓手老爹握住不放的手,环岛骑行中掉了十五次链子的崇拜者,错失无数机会却不愿放弃努力的哭泣,九流情歌中一群被主流社会抛弃的局外人老泪纵横不再孤独……这也许就是善恶不明的当代东京众神吧
不饭爱豆的**概也只能把这景象当奇观,女爱豆的生态虽然极端,但也更接近偶像文化的本质。拜金社会自然会发展出满足**的产业,赔钱赔命换**是个人选择,而我反感的是镜头前后纯真无邪的柔光和自我陶醉。性**是要砸碎社会又砸碎自己,不明白和精神虚弱醉生梦死的商业文化如何能相提并论。
SIFF 这场观众基本都是偶像宅和被拖进来的路人,还碰上了片后主创交流会,加拿大制片人被一观众问为什么都是男粉视角AKB粉也是有女粉的hhhh,被另一观众问008要结婚有什么感想,一脸懵*说就好像好莱坞男星不能出柜?哎...老外你还是不懂偶像文化
大段反映了偶像产业各环节的人是多么善良纯粹无奈,把那几个从社会文化、宏观经济和性别权利视角批判偶像的专家反衬得特别**。令我真正心动的是偶像的父母辈们,他们懂什么是自由和**,什么是繁荣和萧条,愿意信赖持有微小梦想的子女坚持奋斗。我想这是发达且高度固化的社会对抗**化的自救本能。
全力以赴的爱豆闪闪惹人爱,就像义体成为平凡御宅族触及梦想的延伸。对纪录片里女权主义的担忧无法认同,将女性的优势发挥极致有何不可,男人们正是一直这么做才取得统治。此外,不可否认偶像是比大叔,主妇们更**优秀的社会人,总选举**更像泛政治的社会实验,在未来一定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握手会的时间用秒表精准掐好,43岁大叔粉接下来的人生也将被时间无情计算。在偶像21岁的生日会上,他忽然哭得像个孩子。见证平凡女孩走向星光熠熠,彷佛在**自己孤独无望的人生。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诞生朋克或偶像,都是**的产物。迷惘中的你选择何种逃避方式都不可耻,在宅男的梦里把余生虚掷。
有时候看着觉得太可怕了,**无处不在。有时候又深深感同无知为乐,何必时刻保持清醒?
#siff#不愧是大上影节,有随片英文字幕也不用,完全根据日语原音翻译,点赞。3.5,有些琐碎。日本这个社会既严酷到把疑似痴汉*下地铁被车撞死,又开放到允许欧桑对着一群十来岁的少女**。偶像文化是宅最外向的表现形式,运营把它包装得再励志再美好,也终归只是男性**情结外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