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柜来的人原名:風櫃來的人,又名The Boys From Fengkuei、All the Youthful Days
阿清(钮承泽)、阿荣(张世)等男孩生于风柜长于风柜,他们在高中毕业后等待征兵的日子里百无聊赖,每日通过**、打架、看白戏等形式来挥霍过量的精力。因为一次较严重的打架**,也因对周遭环境的厌倦,他们怀揣几颗忐忑的心,离开风柜来到高雄。起始,自然只能如迷途羔羊般,在大都市的五光十色中乱撞。 在阿荣姐姐的帮助下,他们有了暂时的栖身处。而安稳下之后,阿清和阿荣因渐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产生分歧。一封家书勾起阿清有关父亲的复杂回忆,加上眼见爱慕对象小杏(林秀玲)与男友(庹宗华)情感变故,阿清沉默了下来。
发布于1983年。由侯孝贤执导,并且由编剧朱天文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钮承泽、张世、庹宗华、林秀玲、杨丽音、张纯芳、陈博正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83(中国台湾),1990-07-21(日本)公映的电影。
第21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提名)。
第21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导演(提名)。
第21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摄影(提名)。
这部作品对青少年生命观的描写刻画,充满同情与直率主动的生命态度,表现出杰出的**力。等待当兵前的百无聊赖的青少年,无所谓的游荡在生活中,影片中几乎完全放弃了过去电影中仰赖的曲折剧情和善恶冲突,代而以大量中、远镜头不卑不亢地关照青少年的抑郁和生活态度的转变。一股蓬勃不羁的生命力度以及影像所呈现出的真实质感,使这部电影获得了不褪色的魅力。而侯孝贤那份对电影的自觉,首先意味着他从此找到了自己的叙述方式:一种高度写实的影像风格。
“我十分迷惑搞不懂,为什么明明一部台湾电影,却好像在拍山西老家,我那些朋友的故事”——贾樟柯
侯孝贤的片子总是充满质感,太过熟悉反而恍然若梦的气息,仿佛透过大荧幕*近你,不知不觉让你沉浸。在他特有的笃定、克制、不疾不徐的叙事风格里,从剧***情、甚至微小清淡如夏夜虫鸣的细节中,蓦然看到生活本身。导演手法朴实,却直达目的;很高级,也诗意。
看到热评: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言语虽短却又直击人心,看过太多青春片,已经很久没有触动我的了,这部片子值得一看
1.侯孝贤初立风格之作,实而亦不逊于此后的数部"手册十佳"。2.中远景长镜与心理蒙太奇并用,自然流畅,云淡风轻。3.青春与乡土情结,斗殴和台球母题。4.纸上扁虫外勾画曲线+父亲打蛇(几日后风干为皮)记忆的交剪。5.欧洲彩色宽银幕电影=空楼洞景,[洛可兄弟]。6.延后音桥+车站送别噪音掩声。(9.0/10)
挥霍却不知是挥霍,爱惜而无经验爱惜。好像河边自家的果子,以为随时可取,可怜果子竟落水漂走。又如家中坐久了的木凳,却忽然遍寻不着。老年了才恭恭敬敬地晒太阳,其实那东西与少年时有何不同?而最要命的是那种劝也白搭的伤感;或者相反,阳刚得像广东人说的"死鸡撑锅盖"。——阿城说的。
小毕青春期了,小毕还打架,小毕初恋了,小毕很伤心
青春期只是一次对家庭的暂时否定、对友情的过度调用以及对爱情的盲目忧伤,青春的逝去于是成了宿命一样的回归,而它的短暂也说明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在中国的文化里一定是不受欢迎的。看过的电影总是忘,对青春这样的词汇已经脱敏,真的是老了。
很喜欢结尾的处理,大声的吆喝让角色以及电影本身的情绪都有一个宣泄的出口。可以从中引申出很多东西,或者也可以看作是告别。生活与回忆
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
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