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小镇又名A Crazy Town
在一个古朴的小镇,夜晚惊雷暴雨,翌日烈日酷炎,这百年未见的奇异天气使人们产生了是否要发生地震的疑虑。中学王老师为解决女儿暑假回家的住处正赶搭小棚,被镇上的甘广播看到,她又从王老师口中听到"凌晨"二字,于是,"明日凌晨地震"的消息立即传遍全镇。居民们纷纷涌向供销社抢购**材料。甘广播把明晨地震的消息告诉了镇长刘政府,奇异的天气使镇长警觉,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将要发生的一切,决定来临防震**的第一线--供销社。供销社内,本镇的要员们--余供销、陈邮电、李银行、张供电正起劲地玩着**,刘政府突然出现使他们十分尴魀。陈邮电回所布置工作;李银行返社对部下紧急动员;张供电跑回家清查妻子开的小店中**、蜡烛的库存情况,命儿子速去邻村抢购;刘政府赶赴百里之外的县里"汇报"情况;善良的徐粮站闻讯后,为解决群众饥苦,连夜组织人力赶烙了几万张大饼。一对青年正在举行婚礼,主婚人...
发布于1987年。由王凤奎执导,并且由编剧钱道远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赵登峰、刘廷尧、李廷栋、崔慕燕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87-02(中国大陆)公映的电影。
美好的八十年代,寓言体故事,以为是天灾,实际上是**,明明是管理问题,表面上却是知识分子背锅。马克吐温说得对,历史不会重复,但总在押韵。
3月12日:对《疯狂的小镇》产生观影兴趣并截了图,当时豆瓣828人评价8.7分;3月23日:观看《出嫁女》《福利院的孩子们》等片那天决定观影,但由于时间有限,就推迟了;5月7日:终于要观影时突然发现豆瓣已经1700多人评价升至9.0分。长期以来一般情况下习惯性看正片前不先了解故事内容的我更好奇本片的剧情了。观影过程中便猜测最近突然评价人数增加涨分的原因,看完后翻阅豆友短评,**不离十。“…-事情的真相?怎么说才是事情的真相啊?我看不好讲吧?…-为什么非要让群众知道真相呢?知道结果,就行了。…-我看还是把事实真相如实地告诉给群众。…” → 最后10分钟的戏份尤其是临近结尾的对话台词升华了影片。曾几何时这样切实又荒诞的情节还能拍成电影,如今**一些真实的声音影像都免不了被和谐的命运,更别妄想根据现实拍一部《疯狂的大城》了。
一定是编剧开了天眼,预见35年后的事情,于是写了玉岩镇(寓言镇)的故事。不过美中不足,编剧把预言镇的基层工作人员写的太好了。
八十年代真的是风气大开,尤其是文学和艺术。2022年的防疫大局和电影中的防震部署有着神奇的相似。全剧的点睛之处,群众不需要知道真相,知道结果就行了。
比疯狂的石头早20年的疯狂,今天来看仍然打脸。这部电影终于解了我童年**的一个惑:我清楚地记得88-90年左右我们镇上的地震传言,当时隔三差五就有人散步即将地震的消息,或许这些传言真有可能是受这部电影“影响”的。结尾10分钟的会议太精彩了,足以永留中国电影史册。一座疯狂的小镇,就是一个泱泱大国的缩影。这样的荒谬,若在平时我肯定放声大笑。但在今天,我却再也笑不出声来了。
黑色幽默。写实主义。社会心理学。
一部不过时的辛辣的讽喻电影。既有「不折腾」的历史反思,也有反对****的现实批判。可叹的是,电影海报还是那种**「群丑图」风格,有一种「语汇」已经融入民族肌体,反对它的时候也在使用它? 「这里记载的是一段往事,尽管已经记不清时间和地点了,尽管有些不可信,甚至有些荒诞,但它确确实实地发生过……」抛开寓言体的形式,影片的母本可以追溯到王蒙50年**表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你不结合现实去看都不知道80年代的电影有多**,本故事纯属虚构,但每个细节让你确认就是现实回归。
集体意识在继续 莫名恐慌和不安全感一直在心底等爆发 先是老人闲的没事说天热的异常 就有好事者传言地震 供销社觉得有利可图顺水推舟卖起积压囤货 等老百姓搭好帐篷结果没有地震 **开了场大会找了个老师结案 尽管比同类型《黑炮**》晚一年 极具讽刺意味的会议场景还是很惊艳 摊本拿笔抽烟 愚民为乐
好电影。没想到是嘻嘻tv6放的。玉岩镇就是寓言镇,余供销、陈邮电、李银行、张供电,王不朽,杜不明,刘不断,吕不顺,赵不见,.啊哈哈哈。多好的寓言故事啊!荒诞而真实。国产电影这种写法可能只此一家,竟然还是1987年拍的,而且从来没听说过这部电影。恐怕以后也难得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