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场原名:Tatami,又名进击的柔道家(台)、柔道场的风波(港)、タタミ(日)、Judo
发布于2023年。由扎拉·阿米尔·阿布拉希米、盖·纳蒂弗执导,并且由编剧埃勒姆·埃尔法尼、盖·纳蒂弗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阿里恩·曼迪、扎拉·阿米尔·阿布拉希米、杰米·雷·纽曼、纳丁·马歇尔、李尔·卡茨、阿什·戈尔德、瓦列留·安德留察、迈赫迪·巴杰斯塔尼、埃勒姆·埃尔法尼、西纳·帕瓦内赫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23-09-01(威尼斯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影片(提名)。
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
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委会大奖。
非常好看!短时间、强冲突,开场30分钟直接从体育竞技上升到政治惊悚,每一次台上与台下的对抗节奏感都把握得特别精准。很喜欢剧本的设置,最终也没有在台上与以色列运动员同台竞技,反抗永远是进行时。摘下头巾就不再窒息,是最直白的隐喻。运动员不能同台,**和以色列两个导演干脆**执导,又是场外对此规则的**。
镜头里看到****戴着头巾,就知道一定有**与悲愤,但饶是如此,想象力在面对现实时,还是会一败涂地。充满力道的黑白影像兼具历史阴影的泼洒,仿若她们难以逃离的恒久地狱。那片土地的女性,还要在波谷之下额外忍受多少性别浇灌下来的不公钳制,不得而知,也不忍揣测,但在一部又一部电影,以及真实发生的**中,很心疼又很欣*地见证了女性的勇敢,比之那些残暴、闭塞得理所当然的男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光在今年,就陆续有《人间诗句》《神圣无花果之种》前来控诉,而这部女性题材的电影里,难得出现了一个尊重平等更捍卫平等的男性,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两位佳作在前的导演很棒,片中规避交手却私存情义的伊、以选手,在戏外完成了互文。
居然是**导演和以色列导演合拍的运动电影,讲的还是两国女柔道选手的隔空对决。相信奥运已经让很多人看清体育无国界是句鬼话,但“柔道场”里政治如此***的**竞技依然让人生理不适。一首献给难民女性的天鹅绝唱。
不自由,毋宁死。 “I choose to be free now.”
一人冲冠,全家走线,真正的**梦。 节奏太好,摄影剪辑毫不拖泥带水,有时应接不暇,有时戛然而止,尤其在激烈冲突后的宁静里突然给一个意外这招很有效,很会控制观众的情绪与呼吸。 相比后面诸如“我宁愿**也不愿生活在谎言里”,更喜欢比赛中途呼吸困难那段,摘掉头巾立刻呼吸如常,直接且厚重的隐喻。 电影结束后导演/女二Zar Amir Ebrahimi突然出现在了影厅,原来她特意cancel了flight来和观众见面,和大家聊天、签名、合照——许多人包括我都是后来才意识到,这可是人生中的第一次与戛纳影后合照哎! (2024.4.7 19:30 **尖沙咀IS #HKIFF48第47部电影)
额头的伤并不痛,裹头的布才紧到窒息。榻榻米上的血救得了一时,抗争的血才救得了一世。他们从不在乎赛场上的**,只在乎间接承认一个国家的**地位。他们可以用你的家人威胁你,因为他们比谁都害怕权力会失效。他们炫耀着**说自己畅通无阻,举着手机说你螳臂当车,选择**,**在心中变成疼痛。
#HKIFF 心理角力与柔道场上的较量并行交织,充满张力。扎拉·阿米尔演的教练尤其具有复杂性,她不像女主那样勇敢直接,而是在犹疑里挣扎,直到觉醒的时刻。
第48届香港电影节第33场。80届***地平线入围以及36届东京评委会**&最佳女主角。将政治聚焦在一场比赛,其实教练的角色在后来转变时可以处理的更好一点,反**设计,虽然在擂台输了,却获得了自由与尊严的胜利,迎接她们的是更大的战斗。映后见到了阿米尔本人,初执导筒拍了这样一个故事,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她本人的经历。
No.10032。#36th Tokyo IFF# 主竞赛评委会特别奖+女演员,前入围2023***地平线单元。类型蛮有意思,体育片+政治惊悚;以色列和**导演**在**吉亚秘密拍摄(这个局本身就值得一说了),同时也是戛纳影后阿布拉希米的导演首作(实话说她今年这两部都比《圣蛛》演的好多了尤其《我最大的敌人》真的是炸裂至极,这么一看这个戛纳奖项发的有一定道理但真不该给她那个表演)。虽说故事编得比较夸张,政治意图(喊话)也太过明显,但是能提供的情绪价值一流,加上颇从《愤怒的公牛》里学了不少方法,整体观感还是相当好的。
#Venezia80# 虽然不可避免有煽情和套路的成分…但(女性)个体对抗威权的故事太好哭了,在最fucked-up的地方总会长出最坚韧的灵魂。双女主的表演出彩(教练是《圣蛛》女主,柏林影后),黑白影像的选择也很聪明。又想起伍尔芙的那句「作为一个**我没有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