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方原名:D'Est,又名From the East
This experimental documentary is a compendium of striking images of Eastern Europe and its citizens in transition,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the so-called Cold War. Places as diverse as Baltic beaches, and Moscow's snow-covered streets vie for attention along with the citizens of these places as they wait in lines, march in military formation, or stand idle in the waiting rooms...
发布于1993年。由香特尔·阿克曼执导,并于1993-09-16(多伦多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电影界的返祖现象,回到电影诞生伊始卢米埃尔**的原生态纪录片样貌。三宅唱的《无言日记2018》形式类似,他拍的是自己经历的生活:阿克曼的《来自**》则以异乡人陌生视角拍摄后苏联**的东欧社会,从东德到波兰、乌克兰和俄罗斯(没有任何字幕提示地点,如果是当地人看或许会熟悉,能听懂路人在谈着什么)。 街景横移长镜头记录下**风貌,可视作20世纪新技术画出的《清明上河图》,长轴画卷缓缓铺开。如果今后有人想拍90年代初的俄罗斯,可以借用本片做*装置景的资料参考。不适合在影院商业售票放映,太多的镜头拍出的都是类似重复画面。长镜头大多是在夜景拍摄,拍公共汽车站和火车站的候车人群,海报图片那一镜时间点在100分钟处,傍晚天色相对还亮一些。 阿克曼在七十年代电影结尾总会有的巧思处理,到了九十年代都看不到了。
3.5 很喜欢优雅少年弹琴和公车站紫衣女惊鸿一瞥这两个镜头。属于不在大银幕肯定难以看下去的电影。整整两个小时无叙事、无台词对白。只有人们的脸庞、衣着,出现在街道上与公共建筑中,构成影像志。令人仿佛短暂回到了九零年代的东欧,感受那时的社会氛围。
在睡与醒、无聊与精彩、“我也可以”与“我可能不行”之间反复横跳。/ 阿克曼回顾展@天山 03.04
我真的没有审美 就想着回家看月光鸡油饭 以及散场后的吵架真是全剧** 唯一有对白的大戏啊
四星半.阿克曼始终对方向――或更不如说,"朝向"――极为敏感,全片核心乃是某种正交性:镜头运动方向与其目光保持垂直[不存在斯特劳布式跟拍――如果非要做此类比较的话],名曰"来自**",实则似为"来自北方".这正交关系造就队列穿入-穿出的恒常运动:人们永远从画面一边(左/上/中心...)**而从另一边(右/下/四周...)退出,影片顺从这内蕴结构定下的易逝性,对一切景物表现出Gelassenheit,从不流露将它们挽留于画内的愿望;但摄影机必定也感到冷暖之别,否则它不会在居室里懒卧,却在户外来回长久地游走,当着雪花飘落.
她的剪辑师 Claire Atherton 说她们剪辑的时候只交换很零碎的评论,会给镜头取名字,“绿色的”“白色的”“the superb”⋯(the superb 的那个镜头是剧院外人群背影,雪还在纷纷落下来)。据说这片子是打算电视播放的。后来做的有24块屏幕的装置因为图像变成循环播放没有了结尾,她们就做了第25块用来收纳无止尽的loop:那就是阿克曼自己的声音。
旅途中大段的平移长镜魅力十足,也将那个**的人世百态一一收入镜头中,固定镜头下的家庭图景中又是一位位“让娜·迪尔曼”,在一个冷战后完全能将题材政治化的世界中,阿克曼反其道而行之,反猎奇去政治地记录下了平常百姓们的一张张脸庞,动人又真诚,动荡的年代后生活依旧继续。
西雅图Akerman回顾展。身边有睡着的日本小伙伴,有中途离场的美国大爷,也有目不转睛最后站立鼓掌的俄裔S。大量不紧不慢的移动镜头,匿名的群众及其**凝视(直视、对视、斜视和无视),卷轴式的公共场所画面+巧妙的声音/音乐调用+无字幕。这究竟是哪一个幽灵缠绕的“**”?
受绘画的影响依然很明显(据说主要是Edward Hopper),在看似平常的场景中捕捉其中隐秘而深刻的“**性”使其成为会说话的画面体现了艺术家的敏锐性。
香特尔沉默时, 让人感觉充实, 杜拉斯将开口, 同时感受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