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鱼的布道原名:Balıqlara xütbə,又名Sermon to the Fish
卡洛斯·雷加达斯制片。
发布于2022年。由希拉尔·贝达罗夫执导,并且由编剧希拉尔·贝达罗夫、艾苏·阿坎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拉纳·阿斯加洛娃、奥尔汗·依斯干达里、侯赛因·纳西罗夫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22-08-09(洛迦诺电影节),2023-04-20(北京国际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第75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提名)。
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首映单元最受欢迎影片(提名)。
第一次看阿塞拜疆语的电影,现在都不太清楚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哪里,想起当时在Utrecht交换时学院欢迎会geoscience的同学们超厉害的对应国家、国旗、位置游戏。这个片子很苦,一路吭哧吭哧骑着共享单车过去迷失在西单大悦城十层楼的绝望中,错过了开篇几分钟——不是很能理解妹妹用腐烂这个词来描述死亡,直到看到原油污染毒死的鱼、溺死的鸟、跛脚的狗、脸上出现的斑变......也到后面才意识到指挥官是存在于战后创伤**脑子里的灵。燃烧的废轮胎,躺进自己挖的坑,浓烟与火;从里面砌起来黑掉的*;在桌子上可以点燃的生鱼;呜咽的狗狗......人是可以像烂苹果、烂鱼一样烂掉的啊。遥远的悲伤之后,竟觉莫名的平等。战争、资源掠夺、发展这些词和行为再怎么矫饰都是天然带着罪的,对同类或其他物种或环境自然。谦卑。
一看就是贝拉·塔尔的门生,但片子里充满了对其风格片面的、静态化的误解,以为自己表现的是时间,却又偏执于喧宾夺主的画面。好在叙事还比较有意思。
毕赣+库斯图里卡+泰伦斯**克的影子。 但只是影子,没有内核。 分段的镜头语言大多用在了展示导演基本功,或者说炫技。表现隐喻和符号学很少。 想讲的很多,扎到内心的却少之又少。 俗话说得好,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嘛。
摄影是好,但你一个事儿一直重复重复重复,腻不腻啊??
以为是八点开始结果是八点结束…摄影是很美的,但剧情除了漫长的**者愧疚啥也没看出来(倒是有一个镜头,**摘下头巾露出伤疤,涂上口红,又用头巾遮住整张脸,期间一直在哭泣….以前没有想过头巾除了在反父权的领域能表达这么多东西
金属的开掘工具,在远处运作。像岸边的苇枝。
妹妹跟树木,石头,道路对话,就算死也要腐烂在这土地里。**向抽签没中的战友们告解,他们虽然战死却始终不曾消散。河里都是石油,唯一赖以为生的鱼也不能吃了,在滩涂上树起的石油泵正在向土地攫取最后的价值。活着就是生活吗,脸庞溃烂自掘坟墓就能获得原谅吗,听见看见不存在的东西,就能救赎吗。
#PYIFF2022#苍凉孤独的气质很迷人,但镜头都这么冷静了居然给大段诗朗诵独白,克制一下说教**吧。
比起《波河三角洲》更喜欢这部,意识流电影,剧情很弱,同样是环保主题,石油开采污染水源导致鱼类难以生存,再加气候干旱,人的基本生存也难以为继。一个从**回来的**,依恋自然,坚守故土的妹妹以及一条跛脚的小狗构成故事主角。大量广角镜头把阿塞拜疆的戈壁荒漠拍得无比诗意,燃烧轮胎的火焰和滚滚黑烟会让我想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同样,旁边的男生几乎睡了过去。ps.可能我在家看也会分心,但是影院看真的全程享受~~(平遥第二部,2023.01.15)
这种旷日持久的苦涩感也只有阿塞拜疆人能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