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自然——切利比达克的音乐哲学原名:Celibidache - I don't want anything, you just let it evolve,
切利比达克的指挥风格被视作卡拉扬的精细完美风格的对极——随性自然、不事雕琢。他不像卡拉扬是个彻头彻尾的德奥音乐家,切利比达克更崇尚**哲学,他师从日本禅学大师,精研禅宗学理,他的音乐演绎和哲学中,含有大量**禅学式的顿悟和冥思。 这部**拍摄长达四年的纪录片,较完整地体现了指挥大师的日常生活,他的音乐**和灵性体悟。获得1992年*****电影节银奖。 该片将于2009年5月参加上海**音乐节“用眼倾听-古典音乐纪录片展映”,由上海艺术人文*道播映。
发布于1992年。由Jan Schmidt-Garre执导,集众多位Sergiu Celibidache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92-04-09公映的电影。
美只是诱饵,而后是真/作曲家从体验中寻找音符,而指挥家从音符中寻找体验
他回到了故乡**尼亚, 说:我放弃追求美,我追求美之后的三昧。所有的音乐都是良心的声音。人就是音乐,你就是音乐。他和卡拉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就是彼岸性的代表。
"我很早就放弃了[美]这个概念,它不是终点,它是诱饵。" 美的背后应该是真。切利比达克的真实身份是哲学家。
「不追求美,没有人会创造艺术,但美不是终点,它是诱饵,没有美我们便无法超越美。但席勒说过,所有发现美的人终将意识到,在美之后是真。真是什么,你无法用理性来定义它,但你可以感受它。」
07年在音乐学院看的,念念不忘到今天。我弟和我把所有Celi和卡拉扬都指挥过的曲目在虾米上对照着听了一遍。当时的感受是他的细节把控肉耳可感地比卡拉扬,怎么说呢——更清晰。像是聋子突然听清,瞎子突然复明,那是几何倍数的真实,是绝对更有力的delivery。商业上后者无疑完全成功了,甚至把他从柏林爱乐挤走,铩羽去了慕尼黑。但活到今天我理解了这种取舍。我不需要异常美,流畅自洽的美打动不了人。但我像渴望涅槃一样渴望展现真。那是最为致命和本初的东西。即使它某些方面不得不破坏美,但我不在乎。
比我在绝大部分哲学课上听到的话语更加真实和锐利
他的音乐的***,永远的指挥大师。
喜欢切利指挥的时候脸上那种拈花微笑的神情 “艺术的终点不是美 而是真”
一個古典音樂朋友曾說我對 Celi 有偏見,無法理解他音樂理念的內涵。看完這片子,不得不承認確實如此。按他的話說,他要追求的音樂不是美,而是真實。我雖然還無法從其作品中直接體驗到這種思想,但能從其論述中大概捕捉其用意——哲學上的(尤其是海德格式的)藝術理解,真相作為眾數的顯現。
在电视未死的年代。 这种模拟信号**的质感真好。在很多圈子里,家里放台电视都会被视为对知识分子气质的削弱,但是每每看到这样的纪录片就觉得这种**歧视咧, 真是做作! 此外, 但凡做大师的,总是能抓住那种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