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原名:The Flicker,
发布于1965年。由Tony Conrad执导,
确实是直接的知觉**,看久了会有生理**。以及眼睛习惯了捕捉**,即便是任一个小小的灰尘、刮痕
很闪很暴力 / 黑不是黑 白也不是白 / 影像运动的本质是frequency / 绝对的平面和绝对的闪烁可以产生深不见底的隧道 (咱就是说25岁能做出这个的艺术家是不是太烦人了 泼天的才华一憋不住就是“我来取消其他艺术家”)
“Instead of triggering emotional responses in viewers through narrative content, Conrad directly triggers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from audiences with imagery, which is much **** immediate and intense.”
或许此类影片中观众与银幕之间本身便遵循着一种Masochoist-Sadist的心理结构
基于费希纳效应制作的实验短片,完全由黑白交替*闪组成,受1964年William S. Burroughs发表的Points of Distinction Between Sedative and Consciousness-Expanding Drugs文章影响。不**会在*闪中看到不同的色彩,光敏癫痫者慎看。带有思想自由的政治诉求?*** gedanken sind frei.
? 被Strobe light閃了半個小時之後,只想緩緩打出一個閃著光的問號.
Watch with your eyes closed. No, seriously, close them.
托尼·康拉德,《闪光体》。一张张黑白图像所组成的结构化序列。
「形式作為內容」的典型,比賈曼的「藍」更直接暴力(現在看什麼都在閃,腦子被這短片玩壞了
Arnulf Rainer (Peter Kubelka)。看完都要得癲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