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1944原名:Tali-Ihantala 1944,又名塔里-伊汉塔拉1944、1944: The Final Defence
First of all, I have to say that I had huge expectations about the movie. I went to theater to see some mind-blowing action. I was hoping that Åke Lindman had made something spectacular as his last movie. I also believed in his directing talents. Now I sadly have to say that the movie didn't fulfill ** expectations. The movie was a bit bouncing: Going there, doing that, coming ...
发布于2007年。由Åke Lindman执导,并且由编剧Stefan Forss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Rauno Ahonen、Mikkomarkus Ahtiainen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07-12-07(芬兰)公映的电影。
正面评价:1940年4月9日,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芬兰丧失了化肥进口的来源,食品供应短缺,和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被堵塞,只能向瑞典和苏联购买,可是经常不能按时供货,芬兰只得转向德国。
当年芬兰保家卫国,与苏联的血腥战争,被轻描淡写的拍成流水账,毫无感染力,毫无记忆点,说打就打,说休整就休整,说结束就结束。20分钟后1.5倍速飘过。7.4/942 短评201 条 %55/35/10。【IMDb5.7/1900 预算320万欧元,全球票房247.72万美元】
流水账,怎么评价这么高。同名爱沙尼亚电影也一样,这还不如那个。
道具很优秀。其它方面一般般吧。前100分钟芬军都是败,没明白最后10分钟怎么就扭转战局了,是因为终于敢于使用炮兵和空军进行狂轰滥炸吗?
全片最大感受就是毛子有无穷无尽的萨特卡,而琴魔除了斯特姆没有能打的。不过相对于主体思想英雄传记,这是真正的纪实战争片。主角**惨重,最后仅仅守住基本地盘,而不是光荣伟大的胜利。
***是野蛮、贪婪的代名词,谁和牠作邻居谁倒霉。芬兰人民还是有板眼的。阻挡了苏俄**,不然,那有后来的诺基亚。电影拍得一般,但属于全景式,可以帮助了解那一段历史。给4星。
在**上,如果你的亲朋好友穿着敌方的制*向你冲过来,怎么办?**只有一个:举枪把他射杀。打仗就是这样,把无数鲜活的生命变成不会思考的**机器,再用无数这样的**机器成就一个“伟大”的党或国家,至于打的旗号是反万字还是镰刀斧头都不重要,本质是一样的
在爱沙尼亚再次被苏联占领的同时,芬兰人血战1944,捍卫了国家的**和民族**,保住了每一位芬兰国民超高的***利和社会福利待遇。
和前篇《冬季战争》一样,属于后续战争的《1944年塔里-伊罕塔拉保卫战》以普通士兵或者说普通人视角来看战争,连**元帅也是普通人的样子。虽然是芬兰稳固国本之战,但一点没有“弘扬”民族主义的高调,老老实实地拍死亡、逃跑、英勇。想想苏军“解放区”被**的惨状,芬兰人实在太幸运。
道具似乎做得不错,纯男人战争戏,但就是觉得缺乏**……
谨以此推荐给二战影片迷!基本上没什么故事,也没主角,看了以后对海报人物已不记得了,但是里面的战争场面相当过瘾,声效尤为震撼...一部标准的战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