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之战2原名:La batalla de Chile: La lucha de un pueblo sin armas - Segunda parte: El golpe de estado,又名The Battle of Chile: Part 2
帕特里西奥·古斯曼在阿连德于1970年执掌智利的政权后拍摄了一系列的纪录片《第一年》、《十月的回答》等。三年后,智利发生**,阿连德政权被**,帕特里西奥·古斯曼逃到了古巴,并将其保存的全部资料编辑成多部反映1970—1973年间智利历史的影片,《智利之战》即为这些影片 中的两部。在这部影片中,由阿连德**的人***和**间的斗争以及左派内部间的矛盾以以前从未公开的、激动人心的资料反映出来,表现了人***由于极端政治**而给自身阵营内部造成的困难处境。
发布于1976年。由Patricio Guzmán执导,集众多位萨尔瓦多·吉列尔莫·阿连德·戈森斯、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76-03-13(古巴)公映的电影。
在纽约2023年911前的一个下午见证了50年前一位理想主义者的死亡。影院的掌声穿梭于影像与现实之间,黑白与彩色之间。
阿连德的**真的伤到了。看完的感想就是想要成就一个国家真的好难,各方的压力,**立场,**利益,想要国有就被打为**。好难。很多的工人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还是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人民的愿景,国家的现状,而我看一个纪录片都看晕了。不能低估工人阶级,他们可能没有窗口,但不是没有能力。
4.5 第二部好看很多,可能相比第一部时间跨度短了不少(两个月)于是对**的刻画能细致许多,同时每个发表观点的人得到的时间更长(不少辩论长镜头)更有助于观者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是像第一部那样从许多人那里得到一两句“我支持谁我如何预测大选”这样浮于表面的观点。流水账感低了很多的另一个原因也是这不再只是**的复述与堆砌,而是通过那些辩论,我们看到了对左派没有形成一个对抗**的统一战线这一错误的解剖与反思。这样的情况几乎是好多带有反思性左翼影片(包括虚构影片比如《开战》《破败工厂》)的共识了,一次次团结的不可能,被从内部瓦解直至分崩离析。form在这一部里也更令人印象深刻,葬礼段作为纪录片以特大closeup聚焦心怀鬼胎密谋叛变的诸位高级军官拍出恐怖片感。话说皮诺切特原来就是智利袁世凯啊。
三部一起看的,有些情节,我可能会记混,这部应该是集中展现美帝深入插手智利zz最后颠覆阿连德zf的!当最后看到总统府被炸,我就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当所有相对合法的手段都不能阻止阿连德的时候,就直接杀掉阿连德,让他消失!其实阿连德这种****者最可怕,像****切格瓦拉这样的都不可怕,他们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而阿连德搞渗透,我做****的事儿,但我绝口不提,我让大家感受到****的好处,真正的大多数谁会反对我呢?最后还不就是****了嘛!看得好热血沸腾啊,很多看似普通的人,却能说些有哲理振聋发聩的话,佩*佩*!人家老百姓对郭嘉参与度最高!****说自己代表郭嘉大多数人利益,纯粹是在***说假话不怕闪了舌头!铜矿工人是工人阶层的上层阶级,有时候不罢工反而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学生是最**最自以为是的!
从纪录片中没有看出(也不知有没有)太多阿连德应对**危机的有力举措,但无疑看出他的勇气,因此留下一块碑。选举时的**基础就不够,仅靠程序当选。在铁定爆发的**当前,没有选择武装支持自己的人民(不知其可行性多大),而选择将未来交给符合**程序的全民公投。总统府邸遇袭之前,总统让卫队自由选择,结果他们集体撤离,总统依靠40名平民迎战。美国中情局重资资助智利爆发破坏性罢工,重资资助智利**,派****前去支援**。1973年9月11日,一场美国政府强力推动的“9·11”恐怖行动。
911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历史还真是黑色幽默
******。镜头距离**非常近,几乎媲美当下俄罗斯安娜社拍的阿勒颇。而古兹曼他们剧组全部就五个人,跟新闻记者保持通讯畅通非常重要,明确知道历史进程。
无论是素材剪辑的力道呈现,还是对各政党利益矛盾的深入分析层面,都比第一部好很多。阿连德政府不无理想化的经济政策虽在短期内呈上升态势,但弊端很快就显露出来,大量增加铜矿开采、工业国有化(甚至是私有企业全盘国有化),让智利在国内外都饱受危机侵扰;而******与右翼的**,无疑加速了**的脚步,虽有普通民众的力挺,以及古巴和苏联的支持(这些在片中并未提及),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曾经在**山顶拍过一张同样角度的照片。这套纪录片同样建议友邻去智利之前观看。
如果仅仅是站在人类情感的角度上,会被这个纪录片的立场深深打动,因为它其实已经给出了情感的判断。我在想到底**什么叫做那些人口中的“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类永远不可能****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另,****万恶的****!!